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2014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統計公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數量達到19262家,僅比上年多了31家,同比增長0.2%,較2013年5.2%的增速明顯放緩,創2010年以來最低增速。
從
類別來看,工程勘察企業1776個,占企業總數9.2%;工程設計企業13915個,占企業總數72.2%,其中以建筑設計企業占據的比重較多;工程設計
與施工一體化企業3571個,占企業總數18.5%。這其中還不包括無資質和小型設計團隊和公司。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地級市以上城市均有大小不等的設計
院,東部部分地級市設計院資質達到乙級以上或更高。
2014 年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增長至2715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7%,雖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下滑。從各項業務來看,增速主要是由設計業務的高速帶來,2014年國內工程設計業務增長了78%。
雖然近年來市場受整體環境的影響增速有所減緩,但國際市場的開拓以及城鎮化的推進,預計未來幾年工程設計市場規模年產值應該維持在萬億左右,其中配套以及延伸產業產值應該突破10萬億左右。
資質改革大幕拉開,行業壁壘逐漸弱化
2008 年,住建部修訂發布《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其首次設立的"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標準是我國目前工程設計資質等級最高、涵蓋業務領域最廣、條件要求最嚴的 資質,獲得該資質的勘察設計企業可以承接所有21個行業的工程設計和工程總承包業務。目前,工程設計資質分為工程設計綜合資質、行業資質、專業資質和專項 資質四個序列,其中綜合資質只設甲級,專業和專項資質設甲乙兩級。
2013 年12月住建部對《工程設計資質標準》提出進一步修訂原則和方案,計劃將工程屬性相同或相近資質的合并,市場需求少、企業數量少的資質的取消、合并,以及 可以交由市場選擇的相關行業設計資質的取消等。一系列舉措表明,新一輪企業資質管理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開,行業間資質壁壘將會弱化,市場化將是工程勘察設 計行業改革發展的最終方向。
未 來政府將更多的以業主的身份參與市場,從監管部門向行業服務部門轉變。對于行業減少資質準入事項、克服各種形式的地區保護和行業壁壘將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預計企業資質的“價值”將不斷貶值,企業將加速從資質管理向品牌管理轉變,一些主要依賴于各種行政保護和資質資源的單位將面臨更大生存壓力。
并購重組不斷上演,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隨著勘察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行業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國內大中型勘察設計企業的主營業務都在由傳統的單一勘察設計業務向覆蓋工程建設產業鏈全過程的設計、咨詢、項目管理、總承包等多元業務模式升級;行業市場格局正在從條塊分割向一體化轉變;企業核心能力從過去以技術為主逐步向技術、管理、資本運作等綜合能力轉變。在此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紛紛走上并購重組之路,兼并、收購、重組、上市等事件在業內不斷上演。
從中國建筑設計院收購新加坡CPG以來,行業內的并購重組愈演愈烈,2013年,CCDI先后收購了澳大利亞PTW、蘇州市政設計院,上海現代集團收購威爾遜設計公司,蘇交科收購廈門市政院……
隨 著行業整合程度的日益加劇,將會有更多的業內企業運用并購杠桿來尋求規模的迅速擴張,未來并購重組將會呈現出幾種趨勢,央屬設計科研院所合并到相關實體企 業;設計企業為實現規模效應進行橫向并購擴張;設計院并購上下游企業或反向并購;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國內設計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大型設計企業通過跨領域收購 助力多元化發展;以聯盟制、連鎖制等多種經營模式實現整合擴張。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收購,未來行業的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與資本市場的結合越來越頻繁
就國內勘察設計行業而言,行業的成功要素正在從過去以技術為主,向技術、管理、商務策劃、資本運作等多元綜合能力轉變。越來越多的勘察設計企業嘗試各種資本運作方式,未來設計單位與資本的合作將會越來越頻繁。
歷 來設計咨詢企業上市似乎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2011年的蘇交科登陸創業板被認為是第一家以設計咨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但是其主業還是聚焦于交通的大體量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除此之外,國內資本市場鮮 見獨立的勘察設計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但新三板的擴容,給中小型設計單位登錄新三板提供機遇。
據 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主板上市的勘察設計企業約為15家左右,新三板掛牌企業約為10家。以上數據含民建設計院。同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上市潮漸猛。以 2014年為例, 1月,上海陸道工程設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易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登陸新三板市場;5月,江蘇華源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 掛牌。主板市場方面,2014年上半年,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股份設計有限公司和蘇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發布招股說明書;7月,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 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8月,證監會審核通過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10月,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交 易,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借殼上市;12月,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互聯網思維可能會帶來顛覆性改變
在 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每個個體或組織都在充分感受著互聯網的沖擊和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整體變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平臺戰略在各行業內興起。 所謂平臺是指將兩個或者多個有明顯區別但又相互依賴的客戶群體集合在一起的平臺,它們作為連接這些客戶群體的中介來創造價值。未來商業模式的競爭,將會主 要是平臺的競爭。
因 為平臺戰略的推動,很多相安無事的同業對手,可能一夜之間便成為主要競爭對手,這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在基于用戶數量這一核心資產之上,平臺型企業可 以不斷地創造新商業模式,顛覆現存的成熟商業模式,同時不斷襲擊各種相鄰產業——甚至是毫不相關的產業,并且以極快的速度和方式迅猛擴張、變化。
目 前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某種程度上還是屬于政府管制性行業,資質管理在某些方面保護行業免受來自其他行業的沖擊和侵襲。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同行的競爭乃至 跨行業的競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可能未來行業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發展下,將給行業的競爭帶來質的變化,尤其可能會對行業商業模式帶 來顛覆性改變。
(本文經網絡資料整理而成)
本文轉自:道路瞭望
下一篇:大氣污染防治法擬再做一項重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