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低出口退稅的影響,2007年平板玻璃出口量同比增長17%,增速大幅回落14.9個百分點。08年1-5月,平板玻璃出口同比下降了18%。與水泥不同的是,平板玻璃的出口量在總產量中占到了10%以上。因此從出口市場上轉為內銷的量相對較大,會對國內市場造成負面沖擊。
玻璃的絕大部分成本由純堿、重油和煤炭所構成。按照08年一季度玻璃生產的消耗來計算,光這三樣成本就達到了70.41元,高于不到70元的4mm和5mm的浮法玻璃報價。雖然玻璃的生產消耗是所有種類玻璃的均值,具體到每一種型號的玻璃都會有差異,但通過這樣粗略的計算我們還是發現,08年玻璃成本的上漲實在太驚人了。玻璃價格的那一點點上漲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上漲的壓力。
純堿價格自07年底開始進入了加速上漲階段,到08年三月份漲到了2200元/噸,隨后開始回落,至5月份已經回落到了2120元/噸,但同比漲幅仍然高達25.3%。我們認為逐漸的價格回落將是純堿價格的主要趨勢。玻璃是純堿的主要下游產品,但并不是唯一的。純堿的另一大下游就是化肥。財政部在08年4月17日發布公告,從4月20日至9月30日用肥旺季內,對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現有出口稅率基礎上,加征100%的特別出口關稅。加征特別出口關稅后,化肥出口稅率將為100%至135%不等。這等于一下子阻斷了化肥出口。國內外化肥存在巨額差價,以肥料中最常見的尿素為例,國內價格是國家限價的1500元/噸,但國際市場價格為400美元/噸(約人民幣2800元/噸),相差1000多元。另外一種磷銨目前國內價格4100元/噸,但國際價格為1200美元/噸(約人民幣8400元/噸)。因此化肥生產商沒有動力維持現在的生產規模,所以化肥減產成為了必然的結果。而化肥生產的減少將直接減少對純堿的需求,再加上今年有大量新增產能投入市場,因此我們預期純堿的價格將持續回落。
重油購進價格持續快速上漲。自2007年11月開始,建材企業重油平均購進價格已連續7個月呈持續上漲態勢。08年5月份,建材企業重油購進價格每噸平均為3735元,同比上漲31.6%。江蘇、廣東和上海等平板玻璃主要產區的重油購進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較大,以重油為主要燃料的平板玻璃生產企業不堪重負。